武汉市卫健委介绍,武汉市目前虽然没有发生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该市盯住“人”、管住“物”、防住“地”防控疫情。
10月1日至12月27日,武汉市累计境外返(来)汉人员13445人,该市对境外人员隔离点参照“红区”标准,共报告43名境外输入性核酸阳性病例(含10例确诊及33例无症状感染者)。目前4例无症状感染者正在市金银潭医院治疗,其余均已出院。
对中高风险区人员,武汉落地排查,“点对点”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对入境人员、口岸检疫和边防人员、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发热门诊患者、中高风险区返汉人员、直接接触冷藏冷冻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等15类重点人群,12月4日至12月27日,武汉共检测856625人;从12月24日起,武汉市对从事进口冷链、船舶引航、口岸检疫、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地区去工作或学习的人员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10月1日至12月27日,该市共对5199个(家次)冷冻库中的39483件冷冻海鲜、82284件冻肉、807件其他食品、601899个食品包装及环境样本进行了监测,除发现10份进口冷冻食品外包装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
10月1日至12月27日,该市共抽检超市、农贸市场、快递站点、交通站点、交通工具、公共卫生间、污水处理厂、医疗机构等环境样本183139份,结果均为阴性。
改造入境通道
截至12月28日晚6时,国外疫情累计确诊81105389例,累计死亡1768528例。武汉市现已恢复开通三条从国外直接入境武汉的航班,分别来自韩国首尔、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和新加坡,每周抵汉的国际旅客约400人。
武汉市委外办介绍,自3月5日至12月26日,武汉市累计接收境外返(来)汉人员37226人,直接从天河机场口岸入境的人员占28%。武汉市防输入工作专班统筹各区各部门切实做到从“*”到“家门”全程封闭式管理。
据介绍,该市督促航空公司落实我驻外使领馆公布的来华人员远端防控要求,通过防疫健康码国际版、登机前“双阴性”证明等举措筑起前端“防火墙”。对机场入境专用通道改造升级,采取硬隔离的方式封闭国际直达航班旅客专用通道,确保入境人员不和机场其他区域人员接触,加强专业消杀,严格控制机场人群跨区域流动。
武汉市委外办表示,该市将持续收集有关国家针对疫情防控的态势和动向,科学、有序、稳妥地恢复国际航线。
启动疫苗紧急接种
新冠疫苗接种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武汉市何时可以接种?哪些人群可以接种?疫苗是否安全?
武汉市疾控专家介绍,根据国家、省、市新冠防控工作的要求,该市已于12月24日启动了新冠疫苗的紧急接种工作。在武汉市15个区、48家指定的预防接种门诊,对部分重点人群陆续开始疫苗紧急接种。
据了解,该市本次紧急使用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全程共需接种2针,每针间隔时间为4周。此次紧急接种对象的年龄范围是18-59岁。
武汉市疾控表示,对于疫苗的安全性,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发布的信息,今年7月份以来,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我国已开始对高风险暴露人群进行了紧急接种,目前累计已经完成100多万剂次的新冠疫苗紧急接种,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有6万多人赴境外高风险地区,也没有出现严重感染的病例报告。因此,疫苗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完成存量进口冷链食品赋码
12月10日,武汉在东西湖区盒马鲜生超市总仓成功赋上湖北省首张“鄂冷链”码。“鄂冷链”码是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的“身份证”,可精准防控“人、货、库、车”。
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介绍,截止目前,武汉市有911家企业已登录应用平台,录入19559吨进口食品核酸检测和消毒的防疫信息。已成功赋码22.26万张,12月31日前能全面完成武汉市存量进口冷链食品赋码工作。
据悉,2021年1月1日起,“鄂冷链”平台将于在武汉市全面应用。届时,所有以武汉为*入境地或*储存地的进口冷链食品,收货方必须及时准确录入产品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海关进口货物报关证明、冷链食品消毒证明以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等“三证明一报告”和运输车辆及人员等追溯信息,生成“鄂冷链”码,打印并加贴在每箱产品的外包装上,完成首站赋码,实行进出扫码、一码到底。未经赋码的产品,一律不得出库。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进口冷链食品时,必须验码,并及时完善食品的运输车辆、人员、存放地等信息,未经赋码的一律不得销售。
获取武汉超全的购房宝典、楼盘分布、特价房源资料,买房询底价,踩盘实拍图发送,欢迎添加小编咨询【微信号:hanfangxiaobian】,一对一买房免费指导,更有千人楼市交流群免费进,与广大购房者、业内人士畅聊,武汉楼市一手信息早知道。
姓名 | 手机 | 楼盘 |
了解武汉最新房价和户型图